我國從1961年起即為狂犬病非疫區,本月16日行政院農委會發佈消息,證實由台大獸醫院檢測的3隻鼬獾確診為狂犬病,經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台灣已正式列為狂犬病疫區。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呼籲農委會遵循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專家報告建議,強化狂犬病疫苗施打普及率,避免訴諸大規模撲殺,造成防疫反效果。
在三隻鼬獾確認感染狂犬病後,部份民眾可能會有「政府應大規模撲殺犬隻」之直覺式反應,然而本次事件狂犬病來自特定野生動物,並非家犬與流浪犬。世界衛生組織在「狂犬病專家諮詢建議書(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中更提到:「大規模犬隻狂犬病疫苗接種一再被證明是控制犬隻狂犬病有效的方法,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將犬隻移除能有效降低犬隻密度或狂犬病的散播。大規模撲殺不應被列為狂犬病控制對策的一環:撲殺不僅無效,同時會對疫苗接種計劃造成反效果。」
以印度的巴里島為例,2008年出現狂犬病後,初期採取撲殺方式,卻毫無效果。2010下半年開始改以大規模犬隻疫苗接種為主要對策,人與狗的狂犬病案例於是急遽下降。
本會呼籲國人理性面對狂犬病,切勿因恐慌而棄養犬貓、寵物。當務之急,政府應針對轄區內有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鄉鎮,全面加強狂犬病疫苗注射及犬貓絕育。農委會應盡快取得各地動保志工配合協助,將各地區犬隻狂犬病預防注射率提高到70%以上,則即使有犬隻帶原,狂犬病也將無從傳染擴散。本會強烈建議農委會提供免費的疫苗與耗材,並與獸醫師公會共同提供免費的注射服務,一齊守護台灣,早日再度成為非疫區。
請大家耐心看完下列文章,因有部份網友錯誤引用,誤導民眾。故在此強調WHO:撲殺無效,應大規模施打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狂犬病專家諮詢建議書(WHO Expert Consultationon Rabies)
原文:http://www.who.int/neglected_diseases/en/
狂犬病專家諮詢報告
Second report
(WHO 技術報告系列982)
WHO 2013
第9章 全國性犬隻狂犬病控制計劃
(p.63)
犬隻狂犬病是可以被消滅的。在北美、西歐、日本以及南美洲和亞洲部份地區都有成功的狂犬病防疫經驗。然而全球在超過80個國家或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犬隻狂犬病仍然普遍存在。人類狂犬病超過99%之傳染源為犬隻;全球一半人口居住在犬隻狂犬病疫區,並曝露在遭受感染風險中。從源頭做好預防工作以控制並清除狂犬病對於人類健康有極大益處。
…
近年來,以大規模疫苗接種為主之犬隻狂犬病防役計劃已顯著降低甚至根絕了人類狂犬病案例(1-4)。其中部份地區是以犬隻狂犬病疫苗接種輔以犬隻絕育,結果造成該區域狂犬病案例的消失(5)或被預測為人類狂犬病即將消失地區(6)。至於單獨執行絕育而不執行疫苗接種之狂犬病控制效果則尚未被充分評估。
(p.64)
疫苗接種計劃應考慮當地犬隻生態,包括飼主狀況(是否有飼主且飼養在家中、或是有飼主但自由遊蕩、或者為社區居民共同飼養、或是無飼主)。掌握這項資訊才能確保疫苗普及之最大化,且才能因當地文化設計有效的教育宣導。
…
大規模犬隻狂犬病疫苗接種一再被證明是控制犬隻狂犬病有效的方法,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將犬隻移除能有效降低犬隻密度或狂犬病的散播。大規模撲殺不應被列為狂犬病控制對策的一環:撲殺不僅無效,同時會對疫苗接種計劃造成反效果。
當犬隻確診為狂犬病時應將其安樂死。當診斷尚不明確時,應將犬隻隔離觀察。
(p.65)
巴里島2008年出現狂犬病。到2012年共計141人死於狂犬病。一開始當局試圖以大規模撲殺來控制疫情。2010下半年開始改以大規模犬隻疫苗接種為主要對策,人與狗的狂犬病案例於是急遽下降。人類狂犬病案例2011年較2010年下降72%;2012年較2010年下降90%。目前巴里島已完成兩次大規模疫苗接種活動,第三次活動即將進入尾聲。當地一個非政府組織—巴里島動物福利協會—借助來自世界保護動物協會的經費證明了全島疫苗計劃之可行性。接著印尼政府在FAO提供的技術協助下,接手負責第二次及之後幾次活動。該計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設定了清楚的實做目標:每次活動範圍內每個區域要有達到70%的犬隻接受疫苗接種、每日進度報告…等。
(p.69)
9.4 增加犬隻疫苗接種率
當透過一般途徑能接觸到的犬隻有限時,應考慮其他管道。動員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往往能夠增加疫苗接種活動的出席率、成本效益、持續性,同時也有助於狂犬病例的調查及管理。
當部份犬隻是飼主無法控制或是根本沒有飼主時,專門的捕犬人員應用人道的捕犬方式捕犬以完成疫苗接種。專業捕犬人員需受過訓練,使其能有效率、可靠、且人道地捕捉到目標;非專業的捕捉方式不僅可能傷害到捕捉者以及犬隻,同時會使未來再次捕捉時更為困難,增加施打疫苗的難度。
(p.70)
9.5 輔助措施:人道的犬隻數量管理
人道的犬隻數量管理主要是透過飼主責任、絕育服務、以及基本健康照護來達成。從狂犬病控制的角度看,犬隻數量管理的目的在於增進並維持疫苗普及率以及降低犬隻危險行為。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狂犬病的傳染與犬隻密度有關,因此人道減量也許不是狂犬病管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人道減量卻能帶來其他益處(例如犬隻福利或嫌惡行為)。故減量仍舊有助狂犬病之控制。
人道的犬隻數量管理是降低犬群更迭有效的對策,能維持較健康固定的犬群。由於犬隻狀態及組成因國家而異,因此沒有一套一體適用的固定對策。主管機關應該與對當地犬群有所瞭解的民眾合作,以獲得犬隻是否有飼主、犬隻生態、當地居民對犬隻態度等資訊。唯有在這些資訊的基礎上才能量身訂做出一套適合當地且能長期維持的人道減量方式。
印度有異常高比例的無主犬隻。為了控制犬隻狂犬病,四處遊蕩的犬隻被捕捉後被施以絕育手術並且施打狂犬疫苗再原地放回。再幾個執行此一計劃的地區,人類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病例都有下降趨勢。
9.6 犬隻狂犬病管制計劃的重要元素
受WHO諮詢之專家建議犬隻狂犬病管制計劃應包含下列元素:
l 建立全國性據點及全國性狂犬病防疫委員會來準備、執行、監測長期計劃以管理曝露於prophylaxis regiments之前、之後的高風險群、大規模疫苗施打、以及人道減量。
(p.84)即使是野生動物,使用疫苗也比撲殺有效。
相關文章
- 為解決遊蕩犬對於台灣野生動物侵擾的問題,農委會分別在5/9及6/6,與野生動物保育團體、動物保護團體開會。
- 針對農委會提出之「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初步規畫執行區域包括台中、苗栗、南投3縣市中的9個鄉鎮,計畫內容包含區域內「禁止餵養」、「家犬管制」、「社區遊蕩犬誘捕認領養」外,
- 臺灣自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收容所內的犬貓不再是入所12天無人認養即撲殺的無限循環,健康犬貓不會因無處可去就被執行撲殺,取而代之是民眾真實的看到牠們存在身邊,無法再用一通電話就決定牠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