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遊蕩犬族群的命運交叉口-零撲殺與恢復撲殺

Image 3


發佈時間:2022-11-15

臺灣自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收容所內的犬貓不再是入所12天無人認養即撲殺的無限循環,健康犬貓不會因無處可去就被執行撲殺,取而代之是民眾真實的看到牠們存在身邊,無法再用一通電話就決定牠們的生死;但同時,衝突也因此被大量的看見。


有些民眾不了解政策改變的原因,不明白為何生活受到遊蕩犬貓影響,卻無法得到公部門立即性的回覆,因此開始對此產生埋怨;重視這些衝突發生的熱心民眾、民間團體、政府機關也努力地討論、制定、執行犬隻貓隻族群的控管計畫。若從絕育、教育、政策面來看,其實臺灣直到近幾年才開始執行相關控管計畫,其中的量能跟規模並不夠大,且任何社會問題不可能在一夕之間解決,而是在反覆地討論、制定、執行計畫中,不停地修正、進步。


支持撲殺與反對撲殺的雙方,因觀點不同而帶來的激盪是社會問題進步的動力,雙方都有其立場與顧慮。以目前的犬貓絕育規模來說,確實無法直接解決民怨,但民怨並不是因為零撲殺政策上路,或因為推動大規模犬貓絕育計畫後才發生,而是犬隻貓隻族群數量過多所造成的問題。我們應該要積極面對問題的根源,而支持與反對撲殺的闡述者也應該持續溝通,去尋求更好的解方。我們從一篇研究不同管理方式對遊蕩犬族群所帶來的影響的論文中,可以看到移除(撲殺)跟絕育兩種方法,用於自由活動的犬貓(包含放養及流浪犬貓)時,皆需要大規模且有計畫的執行才能達到族群數量控制的成效,而加上飼主責任的建立,則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族群【註一】。


而臺灣走過多年的撲殺政策,也已經證明規模有限、缺乏計畫的撲殺對犬貓族群數量控管並無有效的進展,且對於社會大眾的生命教育不僅沒有提升,社會對立也日益漸長。而超負荷的收容,造成如電影《十二夜》中所揭露的動物福利低落、環境不佳等問題,即使是今日,在資源不足的縣市中,收容所的狀況依然沒有長足的改善。倘若台灣走上撲殺的回頭路,那無止盡收容跟撲殺的循環,將持續麻木一個又一個的第一線人員。


台灣之心成立的10年來,我們切實感受到零撲殺政策推動了政府機關去正視犬隻族群數量過多與收容所收容環境不佳的問題,也有越來越多民間團體、民眾自發性地加入犬貓族群管理行動;這並不是撲殺政策可以達到的。以往難以引起大眾關心犬貓與人及環境的衝突,也在這10年間有明顯的轉變:以協會紮浪浪計畫的數據為例,2014年使用者數量為2,507人,2017年5,752人,至2021年來到7,608人,可以明顯看出我們多年來推動絕育觀念,使得瞭解絕育重要性的人數大量增加,去年台灣之心絕育數量更是來到3萬7千隻。


我們認為目前爭論的觀點不應該只著重殺與不殺,而是不論如何,都應該持續發展犬貓族群控管計畫,讓政府與民間單位都能以此為目標,去討論、制定、執行計畫。零撲殺政策上路五年,五年並不長,絕育效率與量能也還不夠高,我們覺得並不該就此走回頭路,放棄已經建立的社會共識,所要做的是更積極的去提升絕育效率與規模、建立大眾飼主責任觀念。


【註一】Lauren M.S., et al. (2022):Assessing the impact of free-roaming 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 through systems modellin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