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任意餵食,對遊蕩犬貓減量弊大於利

Image 3


發佈時間:2023-07-20

【餵食行為百百款,每個動機都不同】

你對於餵食行為的想像是什麼呢?

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對於餵食者的輪廓也有不同的認知與想像。當討論到餵食遊蕩犬貓這個議題時,大多數人的想像或許是風雨無阻地帶著飼料、廚餘,在街頭巷尾或河濱餵食大量浪犬、街貓的愛爸/愛媽。但台灣之心長期執行各種絕育任務,依據我們的經驗,餵食行為無法一概而論,不同的餵食行為樣態對誘捕絕育行動各有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可能與你想像中不同的餵食樣態】


【餵食行為的分類-哪些是任意餵食行為?】

任意餵食對於遊蕩犬貓族群控制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台灣之心藉由提供絕育資源及理念推廣,期待將「任意餵食行為」帶往「不要餵食」或成為「積極絕育的協力者」。

我們將餵食行為區分為以下四種:


從圖中的分類可以得知,除了金字塔頂端「積極絕育的餵食行為」是絕育行動至關重要的協力角色之外,其他三種餵食行為(以下統稱「任意餵食行為」),在沒有外力的協助下,都是犬貓族群控制的負面影響因子。因此對於金字塔第二層的「消極絕育的餵食行為」,協會藉由提供絕育資源,希望能促使他們朝金字塔頂端移動;又或者透過觀念的推廣與累積,讓三種任意餵食行為逐漸減少到消失。

【台灣之心的階段性目標】

現階段台灣之心針對餵食行為有三項目標:

  1. 改變任意餵食行為
    藉由理念推廣與提供絕育資源,輔導有能力者轉為以絕育為目的餵食;若無意願或沒有能力轉型,則希望透過推廣導向停止餵食。
  2. 提供絕育資源給積極絕育的協力者
    積極絕育的協力者有經驗與技術,但時常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而半途而廢,或因逐漸將區域擴大到能力範圍之外,導致無法密切留意犬貓的狀況。

    台灣之心正是希望能協助想執行絕育計畫的每一位民眾,因而發起「紮浪浪計畫」,讓全台願意參與犬貓絕育行動的協力者的負擔可以少一點。我們將透過各種推廣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有絕育資源可以協助。同時也將盡力持續增加全台願意參與計畫的動物醫院,讓紮浪浪計畫能更加普及。

    同時,台灣之心也將提醒協力者要量力而為,以顧好既有區域的犬貓數量穩定為優先,若一直向外擴張,有可能就會將資源分散,反而導致無法將犬貓全數絕育。且在誘捕絕育的過程中,若有因餵食發生與人的衝突,也應透過各種方法來緩解處理。

  3. 不要再有更多人進行餵食行為
    「其實餵食不是你的責任」、「絕育完後,確認犬貓癒後良好可以停止餵食」、「當地已經出現人與犬貓的衝突,餵食可能讓衝突加劇,對犬貓也不好」…透過溫柔理性的溝通,讓剛接觸餵食的人止步;甚至是讓已經餵食很久的人,知道不再餵食也是選項之一。

【台灣之心的作法-我們不會進行不以絕育為目的的餵食】

台灣之心的每一項絕育計畫都是透過餵食進行誘捕,達成遊蕩犬貓數量控制的目的。然而一旦該狗點(遊蕩犬出沒地點)所觀察到的母犬都完成絕育,誘捕行動即完全停止並轉往其他地點,後續並不會持續餵食。

但在我們不斷與民眾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於餵食的想法多元並相當執著;即便是在明確規範禁止餵食的壽山國家公園中,只要執法量能無法跟上,就難以禁絕餵食行為,反而讓餵食行為地下化、雙方對立激化,變得更難處理。

在國家公園及其周遭(以下簡稱生態熱區),台灣之心希望主管機關更加積極的溝通、處理餵食行為。而生態熱區以外的任意餵食行為的導正,由於執法量能更加分散,可能更難以落實,因此推廣及建立觀念,逐步扭轉民眾對餵食的觀點才更為重要。

在理想的情況下,台灣之心希望生態熱區外的任意餵食行為不再存在(生態熱區內本來就不該餵食)。但同時我們也明白這樣的結果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就如同任何一個社會議題,都需要透過時間的累積才會前進。

我們也為全台民眾提供紮浪浪計畫的資源,希望可以讓部分消極絕育的餵食行為,轉變為積極絕育的餵食行為,成為遊蕩犬貓數量控制的實質協力者。

【不再餵食,也是一個好選項】


夥伴們曾遇到「長期餵食犬貓許久但卻時常覺得沒有盡頭、時常感到迷網,不明白關愛犬貓為什麼這麼疲累,但卻又覺得一旦開始,就有責任必須繼續餵食下去」的餵食者。也時常遇到「為了誘捕才餵,不知道絕育完要不要繼續餵」的絕育計畫申請人。

當我們傾聽並告訴他們「不再餵食」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讓他們可以跨過心理門檻後,有些民眾會進而願意嘗試減少餵食、不要餵食。

台灣之心執行多年前線任務,非常明白餵食行為對於解決遊蕩犬貓議題是一把雙面刃,我們希望透過「減少餵食」的理念推廣,來排除任意餵食行為對減量計畫的負面影響。期許未來有一天,透過多種不同的環節共同努力,能確實讓街頭上沒有遊蕩犬貓,台灣成為人與動物和平共存的土地。

 

【常見QA】

Q1.所以犬貓絕育後我就都不能餵了嗎?
餵食行為會造成犬貓的群聚,若您是初次誘捕絕育行動的執行者,在犬貓絕育手術後,可以在回置後嘗試觀察幾天,並逐步減少餵食,最終不再餵食。讓該地方不會有犬貓越來越多的問題。

若您過往積極絕育,且已經有固定餵食的狗點與貓點,仍可以嘗試減少餵食,進而不要餵食。若無法在短時間內停止餵食,請務必積極主動觀察及誘捕犬貓進行絕育,並且以自身力量為考量,將資源放在誘捕絕育及觀察既有餵食點,主動確認範圍內動物都確實絕育,若有發生社區衝突,應主動化解找尋共存之道。

Q2.聽說如果犬貓肚子餓,會有更多攻擊行為?
有許多資料顯示,犬貓即使在不餓的狀況下,依然有攻擊行為,因此餵食無法完全避免犬貓的攻擊行為,反而讓犬貓群聚,與人或野生動物有更多衝突。

Q3.你們是想用餓死犬貓來處理流浪犬貓的問題嗎?
台灣之心執行多年前線任務,非常明白餵食行為對於解決此議題是一把雙面刃,我們希望的是透過減少任意餵食的理念推廣,來排除任意餵食對減量計畫的負面影響。

2